到4月15日,黑龍江省牡丹江市就將停止2013~2014年度采暖期供熱了,牡丹江熱電有限公司董事王建軍目前正忙著統計各個樓棟的建筑耗熱量指標。單位面積熱能耗是供熱企業最重要的供熱指標,它保證供熱時既不太熱也不太冷。結果并不讓王建軍滿意,“從供熱企業來看,節能建筑不節能的問題仍然比較突出”。
王建軍說,他們公司所服務的新建建筑,從近兩年的運行情況來看,有些達到三步節能的建筑熱耗,反而超過了一步節能建筑,其熱耗真正達到三步節能指標的新建建筑不及三分之一。所謂三步節能,就是建筑供暖能耗節能強制性標準的第三階段,即要求新設計的采暖居住建筑能耗水平在1980~1981年當地通用設計能耗水平的基礎上節約65%。第一、第二階段分別是1988年和2002年開始強制執行的標準,是在1980~1981年當地通用設計能耗水平的基礎上分別節約30%和50%。
中國的建筑節能檢測大步前進,北方采暖地區已經進入65%的節能水平,北京、天津已進入75%的四步節能階段。盡管政府部門在規劃許可階段、設計階段、建設階段、竣工驗收階段等六個階段進行監管,但實際效果如何,并沒有答案,“究竟節不節能,沒有人再關心了”。
在近期舉行的2014年度綠色建筑項目對接會上,當代節能置業總工程師陳音援引上海一家研究機構的調查數據說,上海地區的新建建筑有一半不符合當地節能設計標準。
“這是執行力度和執行決心的問題,無論是設計、審圖,還是施工,或者驗收,還有甲方,都不關心建筑的實際節能情況。”一位大型建筑設計院的人士解釋稱,它不同于消防設計或者結構荷載,“這些方面關系著建筑安全,沒人敢糊弄,而節能問題既沒事后考核,也不涉及安全”。
不到三分之一的達標率
“65%的建筑節能標準,熱耗應該是很低的。如果真的相信房子已達到三步節能標準并按照這個設計標準來供熱,管道就可能被凍壞了。”王建軍指出。
經王建軍觀察,真正達到三步節能指標的新建建筑不及三分之一。建筑節能是否達到三步節能水平,最合理的辦法是做節能測試。
王建軍解釋,真正達到三步節能的前提必須是建筑保溫結構要好,保溫沒做好,冬季離家上班把供熱閥門一關,晚上回來房子都涼透了,再怎么加熱溫度也難上來。
據了解,牡丹江熱電公司所在區域執行節能建筑圍護結構標準上,主要存在三個問題,窗墻比超標、體形系數過大的情況比較多;落地窗、飄窗普遍存在;材料質量不過關。前兩個問題,是開發商為了迎合買房人的口味,美化造型、增加采光造成。“國家是明令禁止大窗戶,標準要求寒冷地區窗墻比東西面限值0.35,可實際上有的能到0.75、0.8,這種結構完全做不到節能。”王建軍說。
第三個問題的原因比較多,核心是因為降低造價,如廉價的塑鋼窗四處漏風、廉價的聚苯板密度只有標準的一半。王建軍介紹,苯板密度減少一半,價格可降20%~30%,有些開發商不想省這個錢,但把關不嚴的話,生產商、材料提供商會在里邊做手腳。
形同虛設的節能要求
建筑在施工的時候,牡丹江熱電公司有一批質檢員,專門檢查苯板的質量,包括檢驗它的密度,按照設計規范要求開發商。“如果它的設計達不到規范,我們也無能為力。政府部門有設計審核機構,檢查強制條款是否得到執行,但執行效果在各個城市都不是很理想。”王建軍說。
事實上,各級政府部門早在規劃許可階段、設計階段、建設階段、竣工驗收階段、商品房銷售階段、使用保修階段等六個階段進行全過程監管。規劃許可階段,對于不符合民用建筑節能強制性標準的,不予頒發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設計階段,經審查不符合民用建筑節能強制性標準的,建設主管部門不得頒發施工許可證;竣工驗收階段,對不符合民用建筑節能強制性標準的,不得出具竣工驗收合格報告。
“十二五”建筑節能專項規劃已提出,到2015年,北方嚴寒及寒冷地區、夏熱冬冷地區全面執行新頒布的節能設計標準,執行比例達到95%以上,城鎮新建建筑能源利用效率與“十一五”期末相比,提高30%以上。
“問題還是出現在執行和監督環節上了。”當代節能置業第一資產總工程師楊帆說,“現在沒有人去查,而且即便是查了,又能怎么辦。”此外,楊帆覺得,北方地區夏季制冷時間短、冬季采暖時間長,標準過于強調通風率、開窗率,實際并不需要這么多的新風量,“游戲規則本身就是不節能的狀態了”。
作為供熱企業對這些問題無能為力,王建軍希望政府部門在監督管理上落實國家建筑節能政策,加強設計審圖、工程驗收力度,尤其是在新建建筑驗收中由供熱企業和具有資質的測試單位對新建建筑進行節能驗收測試,以確認是否達到節能標準。
建筑節能還面臨著現實的市場困境。上述設計院人士稱,建筑節能不像是消防或者結構,一旦不合格,開發商不敢不改動,但建筑節能就不一樣了,不涉及建筑安全,不節能了,供熱公司也不會停暖,無非是多交供暖費,“住戶不會因為這個問題投訴開發商,只會投訴房間不熱”。
集體性的忽視?
上述設計院人士告訴中國房地產報記者,圖紙設計一般是要做節能計算的,不然審圖時會提出來。審查一般分為內審和外審,內審是設計機構內部的總工程師負責,外審是由當地同級設計院的工程師看圖審查。
因為外審機構熟悉當地做法,提出的問題都符合當地特色,一般設計院對待外審都很慎重。審查之后還要溝通、寫回復,說明哪些改了,做好歸檔。“我們按照規范做設計,過兩重審查,建筑的節能是滿足規范要求的。”該人士認為,“后來走樣的原因主要是監管不力”。
如果驗收時發現樓盤達不到節能要求,“根本沒辦法解決”。“把全部的窗戶拆下來換厚的?還是給樓面再做一層外保溫?我認為這是沒法補救的,或者補救起來太難了,驗收的人自己也清楚。”該人士認為,“這就導致大家雖然都往這個方向努力,但執行起來確實沒動力,或者說沒壓力”。
實際中,第一版的建筑圖可能符合節能設計規范,但甲方看到圖紙,會要求改動圖紙,最后可能就是節能計算和實際圖紙存在出入。“這種改動很頻繁,越大的甲方越難伺候。設計又有工期的要求,又要迎合甲方,又要協調內部,沒人會再去重新算一遍是否節能,有更多嚴重的問題需要解決。”該人士說。
因為甲方不關注修改圖紙對節能的影響,窗墻比嚴重超標的現象就出現了。一些開發商恨不得窗戶特別大,“房間敞亮了好賣錢啊,亮堂堂的房子客戶喜歡呀,客戶現在關注節能的不多,但很在意采光面積的多少”。
“甲方不注意,住戶不要求,那建筑節能不就是最受傷的了么。”該人士嘆息地說。
還有多少項目?
對于設計方的“抱怨”,作為材料方北京振利高新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黃振利有不同的看法,建筑節能最重要是質量的過程監管,光有材料標準是不夠的,設計、施工是不同的主體,有不同的利益驅動。黃振利說:“設計就沒問題?它如果不懂材料、不懂施工,設計就缺乏可操作性。材料沒問題?材料不可能沒有一點問題。施工也是這樣。”
陳音以當代節能的實測項目為例。一些2000年左右建的項目,當時北京實施50%的節能設計標準。建成以后,當代節能請了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等機構協助檢測,嚴格按照50%節能標準施工的外墻傳熱系數,與計算值還有10%~15%的偏差,是負偏差,沒有達到設計標準。
“這里有很多因素,有冷橋的處理,保溫材料的折減,還有施工現場的不規范等,造成熱工性能沒有達到設計標準。”陳音想說的是,當代節能以綠色節能作為企業核心競爭力,在所有的建設項目中,嚴格按照節能標準設計、施工,尚且出現已建成的項目沒有達到節能標準,“很多同行開發的項目,建筑節能效果到底怎么樣,這個不言而喻”。
現在施工現場并沒要求檢測墻體傳熱系數,只是檢測保溫層厚度夠不夠,是否達到設計厚度。即便要測,也面臨技術困境。黃振利說,現在的檢測設備還沒法測到圍護結構傳熱系數0.3的限值,“頂多測到0.35,傳熱系數越小,誤差越大”。事實上,各級政府部門早在規劃許可階段、設計階段、建設階段、竣工驗收階段、商品房銷售階段、使用保修階段等六個階段進行全過程監管。但實際效果如何,并沒有答案,“究竟節不節能,沒有人再關心了”。